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

山木大叔和悟本大师 (2010-05-31 09:36:24)

  许多年来当我行走在这座城市大小街道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印在报刊亭上的醒目广告映入眼帘,那就是有着销魂小眼神和性感络腮胡的“山木培训”。每次看到这个形象,我就巩固一遍自己的主观认识:他是一个来中国搞教育培训的日本企业家。如果不出事,他应该配得上这样一段褒奖:“山木同志,不远千里,来到中国。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教育培训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前一段时间,宋山木出事了,通过对人物事件的了解我才知道山木大叔不是日本人,也不是美国人(谁让和山姆谐音呢),而是一个拥有怪异癖好和强奸爱好的猥琐男。于是开始回忆山木大叔的笑貌,不知怎的,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山木大叔是个日本人,这样才合理,因为他符合一切日本AV中丑陋猥琐大肚腩大胡须的痴汉大叔形象。
  下面再谈谈张悟本老师。
  近两年,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能是人年纪大,抵抗力差的缘故。所以母亲常会关注电视上的一些健康养生类节目,边看边记笔记,在饮食上也会去借鉴。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近来热播,况且嘉宾貌似都是在行业内卓有建树的资深专家,母亲就经常观看,而且引起共鸣,对专家很是佩服。
  这其中就有悟本老师,学识渊博,又没有教授架子,嗓音极其浑厚,不光讲解各种疑难杂症,还能对症下药给出具体食疗方子,深受像我母亲这种年纪的广大中老年妇女的尊敬。然而男人和女人对于人物事件的认知总会有偏差,有一次母亲正在乐此不疲严肃认真地观摩学习,父亲正好从电视机旁经过,笑侃了一句:“哦?江湖上的高手真多。”
  光阴荏苒,悟本大师遭遇了和方鸿渐类似的尴尬。不同的是:鸿渐是从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而悟本大师履历中填写的两所大学现实中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没被他上过而已。有人会说“:学历很重要吗,大师非得高学历吗?流氓不看岁数,英雄莫问出处!”学历的确不重要,但造假就显的可耻。
  不过一旦我们把悟本老师所处的圈子搞清楚也就会释然许多。食疗养生应该还是属于中医食疗的范畴,但中医千年来的声名狼藉还是有目共睹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回忆给父亲看病时写道“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李敖也认为中国的医学史,并不是什么真的“医学”史,而是一笔道道地地的“巫医”史。
  中医是悟本老师所处的圈子,而把他包围的大圈子是什么呢?那就是充满缺德老“白狼”的医院,这是一个饥渴异常贪婪无度的族群,他们“早生华发”,“目似瞑,意暇甚”,貌似德艺双馨,实则猪狗不如。他们坐台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让你“鼓着进去,瘪着出来”(这点和小姐近似),但他们丝毫不顾忌你的身心健康和消费满意度。从这一点说来,小姐比他们强万倍。他们吃人不吐骨头,为什么?因为他们吸完血后再把你的骨髓榨干。
  张悟本大师长期浸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不悟出本质,他的所为与其同行相比真是不足道,因为这是一个比黑比狠比脏比烂的圈子。

中国,你好毒!(2010-05-22 12:31:26)

正上高中的小妹买了两本《青年文摘》,我拿来一本翻看。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中学时就爱看里面的青春风铃,而现在真的不忍心再去看那些春风般轻柔泉水似甘凉的文字了,因为它会触碰到我们假装麻木其实敏感异常的神经,而我们自己早已污浊不堪,怕脏了那些文字和伴随文字的情感记忆。
  语录中有一句话倒是吸引了我,因为于我心有戚戚焉,而且酣畅淋漓地表达了长久萦绕在脑海郁结在内心无法梳理的东西:你在我吃的辣酱中加苏丹红,我在你家孩子喝的奶粉中加三聚氰胺,他又在大家进的餐馆中使用地沟油。------学者称中国社会已形成了一个高效率的相互伤害体系。
  看来,我们中国人是在加快进化的步伐了,不久后,一种半人半畜生的半兽人新物种就会出现。我们中国人的算盘打的真是呼啦呼啦震天响,这次百年大计的中心思想是“以有毒食物为基本突破口,通过劣汰别人而优胜自己”;目标是“争取再过几十年最短一百年,摧毁所有劣等人,让优等人进化为半兽人。”
  没有你砍我杀尸横遍野的血腥场面,却有着尔虞我诈阴霾压抑的恐怖气氛。如果不善待别人,那就是虐待别人,虐待别人的下场只有被虐,这个高效率的相互伤害体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13亿人互相虐待的盛世景象,注意是盛世景象而不是盛大猜想,其时间之久,规模之大,快感之强,傲视全球,举世无双。
  记得之前看过《南方周末》上的一个采访说,大意是蕉农不吃自家产的香蕉,稻农不吃自家产的大米。这很有趣,中国目前的情况就是:蕉农用卖香蕉的钱买有害的大米吃,稻农用卖大米的钱买有害的香蕉吃;蒸馒头的在面粉里加增白剂然后去饭店里吃地沟油炒的菜,开饭店的老板娘一边用地沟油招待着用餐的客人,一边给小孩买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喝,而生产三聚氰胺奶粉的人到添加硫酸铜的游泳池里游泳,游泳池老板被狗咬了,去接种了劣质不合格狂犬疫苗……
  如此下来,这里面没有一个好人,每一个人都罪有应得。“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还气愤吗?还声讨吗?这是一个连环套,比中国环境标志的十环还乱套;这是群奸群宿,是一种日天日地的大无畏气概。身陷如此不堪的境地,我只能唱: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呜呜呜,打死不肯认输,还假装不在乎……
---------------------------------------------------------------------------------------------
附向春漫画一则《自己动手 放心足食》


中国足球与中国正版碟(2010-03-19 18:54:26)

  电脑里存了一篇去年写下的文字,是关于正版碟的,今日重读,发现竟和中国足球现状极其相似,拟个标题立此存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时刻,还是写些过渡文字,算是自娱吧。
  那些依然垄断,制定标准自残的巨头们伴随着网络P2P的冲击依然在苟延残喘(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或许他们正在生龙活虎也不一定),但我常想,不知它们还要混世多久。
  “国际友人”本不友好,而我们天真影迷仰仗的那些院线和正版碟商却还在执行他们的愚民政策,一面继续当着婊子,一面却又责怪着观众不给立贞洁牌坊。不知何时我已经把进影院看电影和购买正版DVD当做一种见不得人的勾当和不能说的秘密,每次过后,我都有一种放着老婆不用而独自手淫的后悔和沮丧。
  正版,在这个大块的陆地上,由于先天不足和碟商后天不努力,于是素质低,质量差,数量少,包装烂,集体道德沦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直并永远把全国影迷碟友的心伤透砸碎,它们开心的笑了:你们这群SB,有的看就不错了,还敢要求画质、音轨、字幕、花絮、片基、包装,你们真是天真又可爱。
  于是影迷碟友要不一开始就是D版的坚定支持者,要不就是半路倒戈,其实也算是逼娼为良吧。着重强调:这和价位没关系,这是一个关乎品质与细节的技术态度问题。
  我属于被正版伤透心,在D版里却也混迹很久的那一种。不知鼓起多少次勇气去支持一下我们的正版,却又一次次伤痕累累像个被欺负的小媳妇一样狼狈的归来。DVD时代我对正版的绝望到达了顶峰,未来蓝光如何暂不去展望。先怀念吧,那个总是撞碎的PP盒让我产生了一种呕吐到永远的感觉,也不知是发货商的错还是运输商的错还是它们俩都有错,也许是我错了,它在我的数据统计中是那么完美的不健全。山寨手机尚会做个精美的外壳,不让你们玩核心,只求你们做个像样的包装,会不?!我觉的至于其他细节方面就不用再细说了,很显而易见,败絮其外败絮其中的产品在这个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的时代依然奇怪的存在着。那些正版碟商的行为一次又一次的道出它们的潜台词:大陆的观众是低能弱智而又下贱卑微的,它们不配享有精美用心的包装,不配观看戏里戏外的花絮,不配欣赏完整未删节的版本,他们收到的看到的永远应该是支离的,破碎的,太监的,光溜溜的。再强调一次:这不是价位的问题,这是关乎品质与细节的技术态度问题。
  只要少数人依然把大多数人当做是被愚弄的,那么这块土地上,这个时代里就依然是……
                                                                                                   2009年5月23日

屏蔽扯淡 (2010-03-19 16:11:27)

  从小不爱看七点半的新闻联播,曾努力想逼自己养成这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无奈本性作祟,看第一眼昏昏欲睡,看第二眼脑壳发胀……基本上坚持不了二分钟,很气愤自己为什么如此没有毅力,无怪到现在也没有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关心不了国家大事的我有一段时间对国际时事倒很有热情。仅举一例,美伊战争时,我处在高考前几个月的水深火热之中,但那时一天买两三份报纸,中午晚上听广播里的专家分析预测,对这件大事体可谓追踪了解。那时我是坚定地和我们的政府站在一起对伊拉克人民深切同情对美帝国主义的霸权行径表示极端不满和强烈愤慨的,因为99年的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以及01年南海王伟撞机事件在我少年时期的那颗爱国赤热红心中留下了悲愤的阴影。
  然而这次美伊战争的结局也改变了我对于国家时政和国际时政的认识理解。显然结局让我们大部分的报纸电视广播自相矛盾大跌眼镜灰头土脸,因为在此前事件进程中它们沉浸在对伊拉克武器装备军队战斗力的盛世猜想和对战争进展的伟大意淫中,用大眼的词说,就是很土鳖。自那以后我尽量使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屏蔽七点半的新闻联播和主流媒体;我只去关心我感兴趣的领域发生了什么,而不再理会今天领导又开了什么会,今朝又发明了几个中心几个基本点几个代表,今天又有哪的小煤矿出事了(粗略估计一年又一年的矿难死伤人数比老美这几年打仗为国捐躯的海外将士还多);凡事会以小见大,也能由大观小。cctv在年复一年的开会接见访问慰问不明真相,地方台在日复一日的房屋漏雨汽车追尾贱民犯贱,这些类似于喝水噎着吃鱼卡着放屁没声无关痛痒的“新”闻大事体如同大自然规律一样在循环往复,如同酸腐诗人坐着乌篷船在经过破败村庄时感叹:"啊,好一派田园风光啊!"它们不知疲倦地构筑着我们的小康生活与和谐社会,麻木着已经麻木的大脑和具有被愚弄潜力的屁民。为了自己的健康和智商,我必须主动去屏蔽那些主流精英的扯淡;我相信即使十年不看这些新闻以及专家分析评论,我依然不会“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又是一年春来到 (2010-03-19 13:33:31)

  去年在老家的地里栽了些桐树,后来long了几棵,这个long字怎么写我搞不清楚,什么意思我也没搞懂,听家人说树long了不代表树死了。
  昨天回家和老妈一起在那些long掉的树旁边重新挖坑,一共八个。挖坑时脑子里总闪现《潜伏》中谢若林被一枪打死摔进土坑里的可笑画面。
  再过三个月就该世界杯了。我不是足球球迷,也不是篮球迷;目前为止,我只去现场看过一场足球,电视转播的各大联赛也很少关注,但我确实喜欢全程关注四年一届的世界杯。从98年开始,每届必看,上一届还冲动的用会声会影软件剪辑编排了一些片段自娱自乐。夏日,啤酒,熬夜,大声发泄,神侃,世界杯带给我这种闷骚类非球迷人士精神上的放松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一届又一届,时间空间参赛球员不断轮转更替,我们留下的不仅是回忆,也有对未知的憧憬。许多年后当我们盘点过去的时候,一届届的世界杯无疑也是生动的片段。
  我还记得小学时星期六早上六点半打开电视机看几眼NBA直播然后去上学的情景,也记得初中期末考试前在姨父家里第一次熬夜看世界杯回家被老妈批的场景,也记得高中时一个月会买五六份体育杂志并把附送的球星卡片剪切过塑在同学前显摆的画面,很有趣。
  从来不打算太长久的事,甚至几个月后我将会什么样也从不分析预测,我总是走一步说一步,生活如此,事业如此,感情也如此。但现在我会说:再过三个月,我有一件事要做,就是买几箱啤酒,看世界杯比赛,如此而已。
2010新年快乐


扎库米

在这里安个窝

  话说已经N久没写过博客,过去使用过的博客服务有新浪、百度空间、博客大巴、免费域名wordpress、付费域名wordpress、tumblr,用过的服务不少,还真没写几篇东西,后来twitter饭否微博G+兴起,就很少看博客,更别说写了。不过即使是微博类平台,我也是看的多写的少:一是懒;二是日常生活不爱说虚拟社交也不爱说;三是网上大牛多有才者多我还真没什么可说。
  以前不知道google有博客这玩意儿,后来知道了也提不起兴趣,今天闲来无事创建一个,也算是安下一个稳定的所在。抽空把散落在其他平台的博文搬到这里,先凑点气氛再继续写下去。写博客还是能让人静一会儿,互联网时代人看篇文章落下一堆毛病:点赞分享艾特转发加星提醒稍后阅读缩短链接。唯独这写还是一个清净的动作,想什么就敲什么,像我又不是吃互联网这碗饭的,写个博客也不求什么关注,完全是自己生活的一个记录,人需要阅读,也需要写作(我用这个词儿有点糟践了),不能光进不出,憋的慌,但要让我到微信圈里去分享鸡汤成功学,或在twitter微博上叨逼叨叨逼叨姨妈来了发个推拉屎了发个推洗澡了发个推吃饭塞牙了发个推放屁没声了发个推,我还真做不到。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儿,google blogger简约清净,挺适合我,希望今后可以多写点儿。